发表于: 2005-06-30 16:46 点击:3431
近日,内蒙古吐尔基山辽墓中出土的契丹贵族人骨的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关该墓主人的年龄鉴定、人种成分分析和颅像复原工作均获得成功。
吐尔基山辽墓是一座大型辽代契丹贵族石室墓,2003年3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尔泌左翼后旗毛道苏木吐尔基山采古场发现。墓葬发现后,内蒙古文化厅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并迅速组建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由于该墓未曾被盗掘过,故保存完好,出土了彩绘漆棺一具,棺内墓主人尸骨保存较好并覆盖着8层丝织品。此外,在墓葬内和棺椁中还发现了大量的金器、银器、铜器、玻璃器、玉器、漆器等精美随葬品,其中多数为贵重材料制作的极为罕见的艺术精品。
2003年8月下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墓葬中出土的墓主人遗骸进行体质人类学、分子人类学和颅像复原等方面的研究,并由该研究所副所长、吐尔基山考古队队长塔拉研究员亲自将辽代贵族墓主人的遗骨运送到我校,移交给由我校亚盈官方(中国)官方网站副院长、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教授担任负责人的课题组。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最近体质人类学和颅像复原的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经朱泓教授鉴定,该辽代契丹贵族妇女的年龄应在30—35岁之间,身高估算值为159.2厘米。人种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该例个体的种系归属应为北亚蒙古人种,与学术界对其他辽代契丹族人骨资料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课题组成员、亚盈官方(中国)官方网站文物应用技术实验室的林雪川老师和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方启老师对墓主人的头骨进行了生前容貌的计算机模拟三维人像复原工作。由于遗骸出土时,发辫保留完整,同时在出土文物中还发现有很多有关服装、头饰、耳坠、项链等方面的实物资料,这就为课题组在服饰、发式等相关内容的复原上提供了十分珍贵的确切信息。